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也是学校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性文件,决定着专业教学内容的方向和总结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是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在高校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总体部署下,4月4日,临床学院开展了一次院内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研讨会。
此次会议由临床学院路成吉院长主持,另临床学院李德力院长、临床能力培训中心主任李雅琼、临床学院教学秘书马文婷、诊断学教研室和外总教研室各位老师都出席了本次会议。
路成吉提出,修订培养方案,要实现理论实践课程一体化。一是树立实践教育的理念。实践教育是一种教学理念,实践教学指教学环节或过程。本科实践教学可以划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依附于理论教学,注重“学中做”;第二层次独立于理论教学,强调“做中学”;第三层次与理论教学相融合,注重“做中思”。要压缩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做中思、在思中做;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实践导向学习的课程或项目,让学生做到“做中学”。二是建立科学完整、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加强实践课程内容的相互联系,使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工程训练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创新创业活动诸环节融为一体。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选题来自社会实践真实需求,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三是大幅提高实践教学学分比例。目前本科教育的突出问题是实践教学薄弱,实践教学的突出问题是学分比例偏低,理工类普遍不到20%,文科类普遍不到15%,建议分别提高到30%和20%以上。这是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点。
到场各位老师就课程设置、学时数、实习安排、教学大纲、教育安全改革、师资培养等细节问题展开了讨论,为我院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