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学院
|收藏|设为首页
学院新闻
临床学院召开临床技能学教学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1-12-09 浏览次数:186

根据最新版教学大纲要求,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临床学院诊断学教研室和外总教研室共同承担的《临床技能学》课程由原来的44学时调整为64学时,为了使教学内容与现有实验室设备及器材更好的融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12月7日下午,临床学院在问学楼五楼临床思维训练室召开临床技能学教学研讨会。会议由临床学院院长路成吉主持,临床技能学部分授课教师代表参加。

诊断学教研室主任严新志首先发言,指出临床技能学课程设计需紧密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并结合现有实验室仪器设备,着重训练学生的临床综合技能,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各项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会上各位代表教师也积极发言,为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

最终确定《临床技能学》课程由外总教研室承担11周,外总承担课程改革,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个阶段的临床综合能力训练,临床综合能力训练融合了课程内容并加入实际病例的导入,在训练学生临床思维的同时加强学生临床技能的训练。模拟真实的病例,使学生沉浸式学习,在现有实验室的条件下,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诊断教研室承担5周《临床技能学》课程,为了更充分利用各项教学资源,采取学生轮转式学习,即每间教室固定授课内容。具体授课内容囊括执业医师考试技能考核3站全部内容,从病史采集、病例分析、心肺听诊、心电图、影像检验、医德医风及技能操作。其中一个授课内容为模拟ICU病房,教师首先对ICU病房工作流程及其相关仪器设备进行简单介绍,然后让学生在近乎真实的模拟场景体验ICU的诊疗过程。从穿隔离衣,到走进病房,查看病人并根据病人相关病情进行一系列医疗活动,其中以“心肺复苏”和“电除颤”为主要操作项目。学生在进行一系列正确的抢救活动后,高级仿真模拟病人可以恢复自主呼吸及心跳等各项生命体征,让学生切实体会救死扶伤的精神,并以此激励学生认真学习,为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