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教师精准把握SCI生物医学期刊投稿规律,提升科研论文发表成功率,9月24日,临床学院特邀我校图书馆馆长刘雪立教授在问学楼思维训练室开展以《<SCI 生物医学期刊投稿资讯> 指标解读及应用》为主题的专题讲座。临床学院全体教师到场参会。
刘雪立长期深耕期刊评价与科研论文写作指导领域,是《SCI 生物医学期刊投稿资讯》(2025年版)核心编撰成员。讲座中,他围绕该资讯的核心价值展开,首先介绍了资讯数据来源——科睿唯安JCR-2024 数据库的权威性,以及针对医学院校专业设置筛选生物医学期刊的逻辑,让教师明晰资讯的参考意义。
随后,刘雪立重点解读了投稿选择中的关键指标。他结合实例,详细阐释了出版语言、所属国家和地区、出版频率、中国作者发文率、影响因子、中科院大类分区、是否Top期刊等核心指标的内涵与应用场景:例如如何根据研究成果水平匹配中科院一至四区期刊,如何通过中国作者发文率判断期刊“友好度”,以及出版频率对论文发表时效的影响等。针对教师关注的“如何避开‘垃圾期刊’”、“非英文期刊投稿注意事项” 等问题,他结合资讯中的学科分类数据,给出 “优先选择学科内影响因子排序靠前、可被引文献数稳定期刊”的实用建议。
讲座尾声,刘雪立还与到场人员互动交流,针对细分学科的投稿困惑逐一解答。此次讲座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不仅厘清了SCI期刊投稿的关键指标逻辑,更提供了精准匹配期刊的方法,为后续科研论文投稿指明了方向,将有力推动学院科研成果的高质量转化与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