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学院
|收藏|设为首页
科室风采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外总教研室开展第2次集体备课和预试讲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04 浏览次数:10

为进一步夯实教学根基,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全面提升外科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外总教研室于9月3日在问学楼手术室3成功组织了本学期的第2次集体备课和第2次预试讲活动。会议由教研室负责人郭桂锦教师主持,全体教师及教辅参加。

理论备课环节由毋乃朴老师主讲。 毋老师首先对“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这一临床基础重点与难点章节的教学大纲、知识脉络和学时分配进行了系统梳理。他结合丰富的临床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病理生理过程、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与会教师就如何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复杂的离子交换过程、如何设计课堂互动问答以加深学生理解等具体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一致认为应突出该内容在外科临床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临床思维。

实验备课环节由王宇老师主导。 王老师围绕“外科手术基本操作”这一核心技能训练课程,详细演示了洗手、穿衣、消毒、铺巾、切开、止血、缝合、打结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与教学要点。他强调,实验教学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外科无菌观念和严谨作风的塑造。大家就如何分组教学效率最高、如何纠正学生常见的操作错误、等实际问题交换了意见,确定了统一、标准的示教流程,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打下坚实的外科基本功。

在随后的预试讲环节,王炳先、王峥两位老师分别进行了片段教学展示。 王炳先老师对理论课中的“酸碱平衡失调代偿机制”部分进行了试讲,逻辑清晰,讲解生动。王峥老师则针对“外科手术基本操作”进行了实验课试讲,操作娴熟,指导到位。试讲结束后,教研室全体教师本着“精益求精、共同进步”的原则,从课件设计、语言表达、课堂节奏、难点突破、师生互动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细致、坦诚的评议,既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准备工作和教学亮点,也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改进建议。

本次集体备课与预试讲活动内容充实,讨论深入,成效显著。它不仅为主备课人和预试讲人完善教学方案提供了宝贵思路,也通过集体智慧的碰撞,促进了教研室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即将到来的正式授课做好了充分准备,体现了外总教研室对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严谨负责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