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临床学院在腾讯会议平台举办“别让内耗偷走你的上岸机会!—— 考研心理急救指南”讲座。临床学院教师黄静围绕考研备考期间的心理压力疏导展开,通过互动测试、方法教学与思维引导,为分散各地的临床医学考研学子送上 “心理急救包”,帮助大家以良好心态备战。
讲座开篇以“破冰互动” 切入,黄静在线上发起提问,邀请学子用 1-3个词描述当前情绪感受,并分享备考中最担心的事,快速拉近与考生的距离。随后,她引入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科金铂医师的压力问卷,通过 “睡眠紧张度”“情绪低落程度” 等5道题目,让考生以 0-4分量化自身压力状态,明确“6 分以下为状态较好、15 分以上可能引发身体疾病”的评价标准,帮助学子直观认知自身心理状况。
在核心的“身心社”系列减压法教学环节,黄静分维度给出具体方案。身体层面,推荐“饮食 + 睡眠 + 运动 + 放松训练”组合,强调“好好享受吃饭”的饮食减压理念,提出“上下不动静”的睡眠原则,建议通过有氧、瑜伽等运动释放压力,还特别讲解“4-7-8 呼吸法”与“鸡尾酒放松训练”,助力改善睡眠、缓解焦躁。心态调整层面,针对考生常见的“必须考上否则就是失败者”“模拟考砸就考不上”等极端想法,提出“聚焦正向、聚焦当下”策略,用 “你的世界是你注意到的世界”的启示,引导学子关注备考中的积极面,通过“虽然(负面)/ 但是(正面)”的句式重构对困难的认知,同时强调“不念过去、不畏将来”,专注当下学习任务。社会支持层面,则建议考生主动与“能带来安全感、助于成长”的人相处,借助外部支持缓解心理压力。
讲座尾声,黄静以“控制可控制的,放弃不可控制的”寄语收尾,鼓励学子把握当下、调整心情、尽力备考。此次线上心理讲座既为备考学子提供了科学的减压方法,也缓解了大家的焦虑情绪,为2026年考研考生注入心理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