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学院
|收藏|设为首页
教学工作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外总教研室开展第6次集体备课和预试讲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10 浏览次数:10

为精准落实外科总论教学任务,优化教学环节设计,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10月9日外科学总论教研室在问学楼手术室3开展了第6次集体备课和第6次预试讲活动。会议由教研室负责人郭桂锦教师主持,全体教师及教辅参加。

本次教研室集体备课活动由谷韶平、刘亚楠、冯超三位教师担任主备课人。活动采取“专人主备、全员研讨”的协作机制,对各教学模块进行系统打磨与深度优化。在理论教学部分,谷韶平老师作为“创伤”主备课人,紧密围绕最新版《外科总论教学大纲》与临床诊疗指南,系统构建教学框架。课程设计从创伤流行病学数据切入,逐步展开对病因分类、病理生理机制的分层解析,并重点阐释临床表现识别、诊断流程规范及治疗原则,形成逻辑严密、内容完整的知识体系。

刘亚楠与冯超老师则分别就清创术与脓肿切开术、院内复苏(成人与儿童)内容进行备课。在研讨过程中,与会教师围绕教学大纲解读、教学目标细化、教学方法创新及课程思政融合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大家结合教学实际,分享了多个生动且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案例,针对临床技能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

在随后的预试讲环节,王亚如老师就“外科创伤”理论部分进行了试讲,整体逻辑清晰、表达流畅。试讲结束后,教研室教师从教学节奏把控、语言表达技巧、内容深度设置等维度进行细致点评。大家一致认为王老师“案例导入自然、知识讲解清晰”,同时建议“适当压缩病因分类环节,增加治疗原则的临床实例应用”“优化课堂互动问题的梯度设计,增强学生参与度”。王亚如老师认真听取意见,表示将据此调整教学方案,切实提升理论教学实效。

郭桂锦老师在总结中强调,未来教研室将继续坚持“精准备课、精细试讲”的教研机制,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持续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为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临床操作规范的医学人才提供有力支撑。本次教研室活动圆满结束。